热门关键词:
2019年1月28日,夏历腊月二十三,小年。清晨,刚刚搬进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“泰康溢彩相助幸福院”82岁的王兰卿老人便自己去20里外的乡上采购年货去了, 他74岁的老伴石赔珍从起床便开始忙活,在她温暖的新家里,她一边和邻人谈天,一边熟练的剪着种种样式的窗花。她说她没有文化,从十几岁开始和母亲学习剪纸,自己想什么就在纸上画什么,然后再剪出来。
今天是小年,更是这辈子盼来的最好的日子,她一定要把新家妆扮的漂漂亮亮的。石赔珍老人和她的剪纸。2017年8月,泰康保险团体启动“泰康溢彩公益计划”,旨在通过赋能和扶贫两种模式资助全国养老院、敬老院,资助更多老人安享幸福生活。2018年6月,溢彩公益计划向麻洞川乡政府捐助100万元修建10孔窑洞,希望为改善当地老人的生活状况尽一点绵薄之力。
2019年1月28日,经由多方努力和严格筛选,16位老人正式入住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“泰康溢彩相助幸福院”,开启养老新生活。老人们有了自己的屋子。一辈子的期盼 “我家掌柜的是1962年从河南逃难到麻洞川的,我是1966年来的,那时候穷,树皮,野草啥都吃过。
”(陕北妇女习惯称谓丈夫为掌柜的)1962年石赔珍老人从靖边逃荒来麻洞川,遇到了同样来讨生活的王兰卿。延安麻洞川地处黄土高原,自然情况恶劣。石赔珍和王兰卿二老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都已经脱离麻洞川在外务工,隔几个月才气回来探亲。他俩一直务农,现在家里有3亩耕地,种植玉米,每年开春请人用机械翻地播种,秋后老两口自己去地里收玉米,忙不外来时,把儿子叫回来帮助。
25年前,在村政府的资助下盖了3间土壤混淆的浅易房,几经翻修,老式的石棉瓦屋顶也无法继续使用,尤其是雨季,外面大雨,内里小雨。由于石赔珍老人身体多病,2018年在延安治病花费了几万元,虽有子女资助,但这险些花光了她家所有的积贮。
她惆怅的说,就怕得病啊,真没钱了。石赔珍在村里游走商贩的小车上买粮食和日用品。
屋子,挡风遮雨的地方,可就是它,却让老人们寝食难安,成了一辈子的心病。“50年了,我们老两口一直在找屋子,急得都害下病了。”和石赔珍老人同样履历的常浩祥和何彩霞匹俦今年也已有77和75岁,他们也是在上世纪60年月难题时期来到麻洞川赵台村扎根讨生活的,一辈子以种地放羊为生。
早年住的一口土窑年久失修,坍塌的很是严重,已经无法住人。十年来都没有牢固的住处,靠给周边邻人看窑,来解决住宿的问题。何彩霞老人在做早饭。麻洞川乡党委书记柳蓉先容说,赵台村受自然条件的限制,村民居住疏散,户与户相隔较远,生产条件差、工业培育不足,多数子女远在都会营生,加之“人老不离故土”的看法及生活习惯等原因,许多老人拒绝随子女进城生活,且多数患有枢纽炎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。
“空巢”老人养老已成为乡、村两级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;2013年乡政府及市财政等部门的关注和配合努力下,使用废弃旧学校,修建了“自助式养老院”,建18孔砖窑,安置村上16户24位留守老人生活。由于老龄化问题,窑洞数量及床位少,2018年4月经泰康保险团体及泰康人寿陕西分公司事情人员多次实地考察,将赵台村纳入泰康溢彩公益计划捐助规模。
2018年7月31日,乡政府与泰康保险团体签订《泰康溢彩公益计划捐赠协议》,从项目选址、工程质量把关到老人评选入住,泰康保险团体的事情人员先后5次到赵台村到场调研和质量把控,确保了工程质量、工程进度。同时,乡政府在选拔入住人员资格的评议历程中,始终保持公正、公正、公然的原则,经由层层筛选评议、对外公示等法式确定了最终入住名单。并在2019年1月28日“泰康溢彩相助幸福院”正式完工前几天将老人们接到新家。
经由半年多的筛选,石赔珍匹俦和常浩祥匹俦有幸成为“泰康溢彩相助幸福院”的第一批主人,困扰在他们心头几十年的结解开了。规范治理 老有所养 2018年,据报道的“人约黄昏后”一文中,米伏(当地音:福)子、袁金莲和刘桂芳三位老人很是期盼能够入住“相助幸福院”。经由半年的等候,他们如愿以偿。
米伏(当地音:福)子的窑洞是三排1号,半年前他就相中了这间,天天都市走过来看看,如今他如愿以偿。再过几天就是老人家84岁生日,他的曾孙特意为老人写了一副对联“八十老汉喜气洋,新年乔迁幸福院”。老人家的窑洞洁净温暖,炕褥被后代们铺得很厚实,灶台上的锅里蒸着孩子们送来的饼子和菜。
老人家指着崭新电视说,乡政府体贴我们,每家都免费送了电视、沙发、衣柜、茶几和橱柜,另有无限网,惋惜我岁数大不会用。从2019年1月19日搬进来,老人家天天都市开心的和邻人们闲聊,晒太阳。他说,这几天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日子。米伏(当地音:福)子坐在曾孙写的对联前。
袁金莲老人一家。刘桂芳老人喜笑颜开。麻洞川乡各级政府不仅在物质上体贴老人,在制度上也严格执行规范化治理。在“泰康溢彩相助幸福院”里,耸立着泰康溢彩公益计划通告牌,上面公示着“麻洞川乡赵台村相助幸福院治理制度”、“赵台村相助幸福院老人评定发生法式”和“相助幸福院新入住16位老人的基本情况”。
2019年1月15日,赵台村民委员会还和每一位入住老人签订了“赵台村老龄托养暂时安置居住条约”,条约中划定了村委会和居住老人的责任和权利,还要求居住老人敬服养老院各项设施,并划定由于老人长时间不居住,私自转让和借住等行为发生后条约自行终止的条款。签订安置条约。
泰康保险团体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、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应惟伟说,“相助幸福院”这种相助式的养老打破了完全依靠政府的养老模式,解决了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、医疗需求和社交需求,为农村老人养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,做出了新的探索。而这正与泰康溢彩公益计划设立的初衷不约而同。2019年,泰康还将建设“溢彩先锋”志愿者队伍,发动员工、客户和互助同伴配合到场到溢彩公益生态中来,将志愿服务常态化,为老人带去更多陪同和眷注。
泰康保险团体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、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应惟伟在给老人新居贴对联。院子里,老人们挂起灯笼,贴起窗花。
屋子里,老人们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,金灿灿的炸黄米糕,享受着入住新房的喜悦。“过年啦!咱们把秧歌扭起来,秦腔唱起来吧。
”村长艾克德招呼大家在院子里舞起来,唱起来。这个小年,在赵台村,幸福院里,满满的幸福。
老人们开心的寓目演出并到场其中。侧记: 2019年1月27日,清晨,我们驱车两个小时,天空中飘落小雪花。麻洞川乡赵台村“幸福院”的老人们也开始了一天的生活,有的在做饭,有的在扫除自家的窑洞。
山里人只吃两顿饭,面食为主,稍有青菜。从飞机上俯瞰黄土高原,绵延沟壑,黄土包包中,少有河流和水库。
这里也是一小我私家均耕地面积少,又严重缺水的地方。冬季的山上,植被都生长的较为低矮和稀疏,老黎民多以种植玉米为主,土地缺水,种了此外也欠好活,这里的地也就是农村人常说的“旱地”。
延长石油的叩首机有些散落安放在村里的各个角落,在老人们居住的“幸福院”里,每户都直接用浅易的橡胶管接气入户,烧炕、取暖、做饭。橡胶管顺着房檐引进屋里,明放在地面上,着实存在宁静隐患。老人们多是高龄和行动未便的,就怕万一有个意外,明火可是很恐怖的。其实最恐怖的,还是老人们的心田孤苦,有儿有女,却只能和老邻人相依。
山村,户与户之间虽相隔不远,但又相对独立,如果没有人来串门,有个闪失都不知道哪天才气被人发现。袁金莲老人的闺女告诉我,她自己的家在延安市,平时也顾不上照顾老两口,他们搬进养老院,和其他老人们也有个照应。这几天老人们搬进来,她帮助给收拾一下屋子,然后把老人接到自己家去过年。而在另外一家,老人谈到后代,都忍不住落泪。
几个月,一年,见一次。山里,老人们走出去不容易。山外,后代们走回来也不容易。
小伙子,小女人演出的安塞腰鼓,真棒!那锣声,那鼓声,欢快!喜庆! 不知道,是不是这辈子仅有这么一次,在这个院。搬进“幸福院”对于所有老人,对于他们所在的家庭,是修来的福气。张居财(78)和老伴刘伏花(70)的家就在四周,大儿子从小残疾,他们都和二儿子张月贵匹俦住在一起生活。张月贵匹俦年近五十,种了二三十亩地,收入甚微。
他俩另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,每年学费需要三万元。残疾哥哥没有任何收入,老人也经常需要看病,这对于伉俪俩是很大的肩负。
张月贵说,这次老两口通过审核入住“幸福院”,这让他省了不少钱。起码,在院里,看病挂号不用付钱了,外面的爱心人捐赠的物品和粮油野狗老人们自己吃,这能为他自己每年省去6000元左右。
七十岁,城里的老人们更多是拿着每月几千块钱的退休金,接送上学孩子,走走公园唱唱歌,去社区医院看看病,拿拿药。七十岁,山里的老人们,每月仅有200元的养老钱收入,种种菜,秋天收玉米,闲暇时打打麻将,唱唱秦腔,但他们唯独不敢得病,因为舍不得看病的钱。新搬进来的老人悄悄地告诉我,一袋二十斤的米,一大桶油,够他们倆吃半年。
(作为采访者,也许我给您们出现的更多是喜悦,是欢笑,这是我的事情。可是您们不会知道,我心田的压抑,您们也看不到,我不知为什么,在写完稿子时,那一瞬间的空洞,和眼里的泪。
) 这是我春节前最后一篇报道--------讲述普通人的生活,关注弱势群体。祝大家阖家幸福,给您拜个早年。( 作者:井像王健)。
本文来源:www(Kaiyun)com-www.gzcfjy.com